关于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3-06-19 . 行业资讯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要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围绕“到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阶段性目标,提出“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等8项行动26项重点任务。在建设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网络信息基础不断完善,数字信息技术向“三农”领域不断渗透,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呈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数字乡村建设必将带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基于此背景,必须强化数字赋能乡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素质培育,本文分析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

 

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数字乡村建设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作为其中关键环节,首先是通过数字要素贯穿全过程,以数字驱动和数字支持为特征,将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应用到融合发展中;其次是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及其相关的资源,加快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推动数字化生态农业发展,发展生态化、绿色化的现代农业;最后是培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具有数字化素养的农业专业人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的过程承载着推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等多维度深层次融合的历史使命,不断推进农民致富创收,助力推进数字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发展,改变传统落后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业农村更快实现现代化发展,最终实现更高的发展阶段,建设农业强国。

 

(二)有利于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是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农业的趋势所在,也是提高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既有实践证明,信息化与农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能够促进农业专业人才的成长,使得农业发展高效化、规模化,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接近10%,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是相辅相成的,数字乡村建设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进而形成数字乡村建设带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格局;同时,数字技术的经济效应加快了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以及经营体系的重构,带动乡村产业兴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二者融合发展既符合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必然手段与关键突破口。

 

(三)有利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体现在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是体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上。首先,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过程,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融合发展有利于缩短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使城乡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次,数字乡村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是生态化、可持续化的发展,能够有效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状态。二者的融合发展可以通过数字化规划和管理,充分发挥数字生态技术的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最后,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为农民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对乡村赋予了新的精神面貌,对农业赋予了生态、休闲等多重功能,形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宜居宜业和美景象。

 

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新基建”建设滞后,融合发展的工作效率无法提高。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中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尤其是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地区,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普及难度大、成本高。一方面,“新基建”资金投入不足。根据《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2020年我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金额为341.4亿元,仅占国家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的1.4%。另一方面,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基站、光纤宽带、物联网设施等新基建的数量和布局有待完善,包括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和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在不同农村地区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以信息网络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3.08亿,占网民整体的28.9%,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1.9%,比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低21.2%。《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我国家庭宽带入户率不足50%的县(市、区)有572个,占比高达21.7%;且目前的5G基建建设农村要严重滞后于城市,尤其是面向农业生产需要的4G和5G网络、遥感卫星、北斗导航、物联网、农机智能装备、数据中心、重要信息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在研发、制造、推广应用等方面,都远远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总体来看,我国农业农村“新基建”仍较为滞后,严重地降低了融合发展中的工作效率。

 

(二)“新技术”关键核心缺位,融合发展的生产效益有待提升。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中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是62.4%,仍有提升空间。尤其我国农业传感器、农业模型和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仍落后先进国家10至15年。全球一些精准农业技术平台能够对农作物生长模型、生产控制提供系统性的智能种植方案,且因为技术壁垒的加强这些平台在相关细分领域的垄断地位愈发坚固。另外,农业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对现代农业的贡献同样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指出,在中国,种子技术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为40%左右,在种业方面,存在重要基因、重大品种、核心技术不足的问题。《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基础薄弱,数据资源分散,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能力较弱、覆盖率低,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滞后,农业专用传感器缺乏,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显然,对于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而言,关键核心技术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的生产增产增收效益,不利于二者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三)“新农人”短缺,融合发展的参与主体数字素养偏低。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中的关键是人才要素。然而,目前农村“新农人”的培育存在三大障碍: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配套、教育医疗就业环境都明显落后于城市,无法吸引和留住所需人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二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数字化素养更为薄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2021年3月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农民群体的数字素养得分仅为18.6分,比总体平均值(43.6分)低57%;农村居民的数字安全意识、电脑使用能力、数字化增收能力,分别比城市居民得分低了43.2%、31.7%、27.7%。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农村务农劳动力年龄在55岁以上的比例为33.6%,35岁及以下人口占比仅为19.2%,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占91.8%,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都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农民数字化应用水平。三是部分参与主体存在观念保守落后、主观排斥先进事物、客观学习能力较弱等问题,在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中的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程度不高,阻碍了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

 

(四)“新生态”遭遇约束,融合发展的生产环境无法优化。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困难、难以有效溯源、农药超标、乱用禁药、过度开垦等生态问题。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水平为24.7%,2022年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41.8%;经测算,2022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有效利用率是41.3%。《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关于耕地质量的调查显示,低等级耕地(7~10等)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1.95%,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27.2%,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17.93%。另外,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农业用水方式粗放,水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开采严重超标。农业农村的生态环境在过度使用农药、兽药、化肥的情况下,破坏了土壤、水源的循环利用。融合发展的“新生态”遭到破坏,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乡村“新生态”,是数字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亟待破解的难题。

 

(五)“新产业”转型困难,融合发展的乡村经济后劲不足。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中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农业资源是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重要前提。然而面对数字信息技术的冲击,大部分乡村产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任重而道远。一是局限于小农户的农产品初加工,难以有效提升产业的经济附加值。《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25.4%,这与80%的农场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数字化的美国差距明显。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2022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10.5%,低于工业(24.0%)和服务业(44.7%),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同比增长0.4%,而在工业和服务业同比增长分别是1.2%、1.6%,相比而言,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较慢。二是第一、二、三产业数字化融合不足,影响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深度。我国乡村农业多数仍处于农产品、农作物的供应端,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村的第一产业后端延伸不足,第二产业两头对接不畅,第三产业发育不足,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意识相对滞后,难以升级成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乡村“新基建”建设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一体化发展。一是完善资金投入保障体系。一方面,应加大薄弱地区、重点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以特惠性政策为引导,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加大通用信息服务资金的投入,为农村宽带网络商提供一定补贴。另一方面,应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拓宽融合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流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根据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拓展融合发展资金的渠道。

 

二是提高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在现代农业方面的应用。首先,降低乡村的网络运营成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乡村互联网普及率和提高宽带入户率,进一步带来现代农业的相关信息资讯。其次,加强农村宽带接入端口建设,推动5G、物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高效、高速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促使农户可以及时获取农业农情和市场信息等,同时也促使乡村信息网络可以延伸到其他农业相关基础设施中,以保障“新基建”之间的高效联动。最后,推广建设气象信息采集站、土壤墒情信息采集站、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站等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信息收集设备,对农业的环境数据、生产数据、市场数据、统计数据等进行预处理、存储、处理和分析。

 

三是加强乡村的水利、电网、交通和物流的数字化建设,以保障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服务。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具有预测、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具有安全管理、能耗分析、隐患报警、短路过载保护功能的智能电网系统。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乡村道路智能预警、预判、交通感知平台系统,以及完善的智慧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二)注重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生产效益的协同发展。一是研发和普及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传感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农业信息技术。加强农业传感器利用研究,发挥其对农作物种植、施肥、灌溉和害虫管理中的精准服务作用,逐步在农业部门推广使用各种遥感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农业生产的实时交互、科学决策,联动农业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推动农业规划和经济决策更科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成本;同时开发普及农用智能机器人,以降低农业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二是加快推进生物育种技术的突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中强调,要“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应着重落实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布局生物种业相关实验室,主抓关键物种,着力攻克机器学习、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及合成生物学等国际前沿科技,实现育种技术体系智能化及工程化,打造属于我国的“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征的育种4.0时代。

 

三是突破现代农业专门性技术研发,学习全球精准农业技术平台的同时要推动数据模型国产化。依托国内相关农业实验室、龙头企业和科创园,结合财政补贴、专项补助、社会性融资等,对农作物生长模型、生产控制等精准农业领域开展协同攻关。将高利润经济作物、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作为现代农业数字化、商业化先导领域和实践重点。数字赋能融合发展才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趋势,要不断推动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不断拓展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三)培育提升“新农人”的数字化素养。一是借助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培育农业专业人才,以及建立政产学研结合的农业人才孵化平台,集聚创新型乡村人才。一方面,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农民素质培育的融合。如通过农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数字化、信息化农业技术与设备,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也能够为融合发展储备选拔人才。另一方面,针对性地培养和配置融合发展所需的数字化新型人才。数字人才不单是使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数字化素养的综合型乡村人才,要建立专项乡村服务“三农”人才培养和配置规划,以高校、科技企业、“三农”服务相关单位共同组成培育培训共同体,培育回乡创业、乡村创业者、乡村干部等“新农人”让其切实支撑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加强农民培训,促进其对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农业的理解与认知。建立农民再学习机制,针对性开设农民数字素养培育创新中心,鼓励年轻的乡村劳动力进行数字技能培训。对中大型专业农户、家庭农场经营者,要着力提高其数字化经营管理水平,勇于尝试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红利。

 

三是提升乡村基层政府办公人员的农业数字化素养,培养专业的乡村管理人才。既要让基层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又要意识到潜在的数字技术伦理问题,提高应对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能力。关于对口农业管理的基层工作人员,要全面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媒体素养和技术素养,促进他们了解和掌握数字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动态,成为专业的乡村管理人才。

 

(四)建设数字生态农业,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环境。一是推进数字农业生态技术的充分应用。建议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技术等领域创新以应对土地污染、气候恶化,耕地、水资源、劳动力资源短缺等问题;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创建传感器网络,对农场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把控植物、动物和土壤的状态与生产投入,例如水、肥料和药物。

 

二是确定数字生态农业的标准体系。乡村的产品无法畅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乡村分散式的家庭生产经营模式难以溯源,无法确保产品的品质。扩大发展数字生态农业的前提需要成立农业产业联盟、推广相关农产品行业协会和联合社的模式。通过官方出台相应的生态农业标准,结合正规的管理平台,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农产品溯源,确立整体的标准化管理。

 

三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农民农业数字化发展意识、绿色可持续意识。村民的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行为受到自身环保意识、国家数字生态政策、绿色生产技术的可获性等因素影响。因此,通过加强网络宣传、线下知识普及、多媒体推广等多信息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将数字技术、数字设施引入到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形成一定的环保规范意识,可以通过农民合作社或者专业人士提出规范性操作。

 

(五)推动乡村现代农业产业与数字化发展有机结合。一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带领下拓展农业新产业,带动“数商兴农”的发展,推动电子商务进村。多数乡村特色产业受限于地理、经济、交通等因素,无法将本地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完善交通、通信、物流等技术基础设施的前提下,结合正规的农产品溯源渠道,可搭建相应的农资推广宣传、网络供销、农资销售等信息平台,将当地特色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与产业优势。如现在流行的“农超对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及时更新的数据,线上线下联动,农民、农村合作社直接与超市对接,建立直接采购模式,无形中降低了双方成本,拓宽农业产业的销售渠道;另外,通过规范健康的“直播带货”,通过视频拍摄、网络直播等数字化工具宣传本地特色资源,推广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二是加快形成农业新形态,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生产营销方式。尤其要结合区域优势,有效整合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要素,延伸产业链,打破既有的传统三次产业界线。不局限于原材料的简单种植、生产,进一步发展定制农业、创业农业,推动农业产业与制造加工、食品加工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借助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新业态与旅游、养老、农耕体验、娱乐休闲、民宿康养、农业科研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广具有示范作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三是农业产业与乡村金融服务机构数字化转型有机结合。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提高农产品规避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农村金融机构利用数字技术形成的“前中后”端数据智能平台,对农户或者相关企业贷款提供全方位覆盖的风险评估,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配套不同的数字金融服务。结合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字化转型,为农业产业提供更好的数字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作者李志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陈旎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国斌,车宇彤.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研究[J].情报科学,2019(1):148-155.

②郭永田.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N].农民日报,2015-01-01(003).

③赵春江,李瑾,冯献.面向2035年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1(4):1-9.